從井下智能現代的綜采工作面,到寬敞明亮的智能化調度指揮中心;從精確定位、自動調配的井下“網約車”,到忙碌于主運輸系統和水泵房的軌道式巡檢機器人;從集成照明、攝像、語音通信等功能于一體的礦用本安型智能安全帽,到一線職工手中可實時視頻通話的5G手機……近年來,晉能控股集團將工業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機器人、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,加快煤礦智能化改造、傳統產業數字化步伐,切實推動傳統優勢產業轉型。 www.habetoys.com
“智能開采”變成現實
與智能語音助手“小礦”簡單對話,調度顯示大屏就會清楚地呈現井下安全生產情況;一鍵啟動,井下的采煤機、轉載機、皮帶運輸機等設備就開始有序運轉,“智能開采”已真實地走進了煤礦的工作中。
目前,塔山礦數據高速通道已搭建完畢,同時智能視頻分析平臺、智能單兵裝備、巡檢機器人等5G+應用均已實現。其中,塔山礦投放的國內首臺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,不僅可代替人工在井下危險區域進行巡檢,而且環境探測數據也更加精準。
同忻礦自規劃建設之初,就確定了以一個平臺為核心,自上而下接入各級信息化系統、智能化系統的“112N”整體架構模式,即搭建一個綜合管控平臺;建成一個私有云數據中心;鋪設5G無線傳輸和萬兆工業環網兩條數據傳輸網絡;接入若干個信息化、智能化子系統。圍繞智能綜合管控平臺,實現全礦井數據的融合聯動,降低各系統、各環節間溝通的時間成本,實現管理效率最大化。
2021年,塔山礦和同忻礦通過了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省級初驗工作,并達到了相應的中級建設標準;麻家梁煤業公司入列山西省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,建設完成了“50+15”智能化采掘工作面。
2021年10月19日,晉能控股集團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創新成果暨計算中心落成。該中心采用“煤炭專家+ICT技術專家”模式,由晉能控股集團、華為、山西云時代組建220人的專家隊伍,圍繞“煤礦信息網絡”“智能感知技術”等課題,成立5個專題實驗室進行科研攻關。
在晉能控股集團一屆二次職代會報告中要求,新建礦井全部按照智能化礦井設計建設。近日,王家嶺煤業南翼智能化大采高設備開始井下聯合調試;寺河礦調度指揮中心、數據中心、云中心升級改造順利完成并投入使用;沙坪煤業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順利通過省級驗收……
今年,晉能控股集團加速智能化項目集群建設,將完成王家嶺等6座智能化示范煤礦建設,并在2021年基礎上,再建設150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,其中40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、110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;打造馬脊梁、王家嶺2個智能化洗煤廠樣板;建設13個無人值守變電所和4座無人值守壓風機房等智能化、無人化配套項目;對70座礦井監控或通信系統啟動升級改造;啟動信息化、智能化系統流程再造工作,實現9個系統的內外部兼容、“一張網”運行;智能化裝備產能將達到8900萬噸。
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得到提升
“如今,我們工作面的采煤機、液壓支架分別實現了自動化程序割煤和自動跟機,以前工作面生產至少需要十六七個人,現在可以縮減到七八個人,效率真是提升了不少。”對于智能化建設給實際工作帶來的變化,塔山煤礦綜采二隊副隊長宋志強感觸良多。
據統計,應用智能開采技術后,晉能控股集團目前可實現整個工作面全自動割煤移架、工況位姿監測、無死角視頻監控、地面順槽遠程集中控制、一鍵啟停所有設備、流程協同聯動、故障診斷停機等,初步實現了“機械化換人、智能化減人”,正在研究攻克自動放煤、煤矸識別等技術,使智能化開采逐步向“無人化”方向變革。
生產效率上,智能化綜采利用軟件自動放煤技術,較人工放煤方式頂煤回收率從87%提高到90.5%,單面產量提高3.5%;智能化掘進采用可儲帶式自移尾,省去了人工延帶時間,每天多掘進2米,月進尺增加60米,掘進效率提高23%,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。
|